来自:仙霞中心

服务内容不断延伸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街道图书馆成家门口学习乐园

2013年10月9日

    长宁区仙霞新村的李先生这几天没事就往街道图书馆跑,在那里,他不仅能看到最新的书报,还能参加“晚晴读书会”,和大家交流学习体会,而折磨了他几个月的退休寂寥感也随之而散。

  爱往街道图书馆跑的人,不只是李先生一个。如今,这些开在“家门口”的图书馆,已成为社区居民学习文化知识、提高文化素养、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。

  日前一份“全市街道(乡镇)图书馆等级评定工作情况”报告显示:近年来,各街道(乡镇)不断加大投入,使本市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有了可喜发展。据2007年统计,全市207个街道(乡镇)图书馆馆舍总面积为8.36万平方米,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近57.4%;藏书总量为507.52万册,比2002年增加70%;购书经费为720万元,比2002年增加116%。不仅如此,从常规服务到特色品牌服务,从小型的读书小组活动到区域性群众性读书活动,从延伸服务到各类知识型的信息服务,从宣传橱窗到网上信息发布,社区图书馆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。

  以软硬件建设带动服务全面提升

  如今的街道(乡镇)图书馆,不再是馆舍破破烂烂、冷冷清清,几本旧书、几张旧报充门面的状况了。相反,经过几年的建设,许多社区图书馆馆容、馆貌大为改观,堪称窗明几净,环境优雅。刚获评为特级的50家图书馆中,平均馆舍面积达到521平方米,全市同类图书馆平均为320平方米;阅览座位150个,全市同类图书馆平均为100个。此外,有48家图书馆已融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。

  在设施改善的同时,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。藏书量便是一个很直观的考评数据。50家特级图书馆平均馆藏总量为3.16万册,平均每年购新书为3116册,每年订购报刊种类为130种;而全市同类图书馆藏书总量平均为2.2万册,每年购新书为1200册,订购报刊种类平均为90种。不少街道(乡镇)图书馆还根据自身的特色服务添置图书和期刊。如地处世博园区的浦东新区三林图书馆,建立了世博图书分馆,馆内设立世博书刊专架,收集了大量世博会方面的图书和期刊。有汽车城之称的嘉定区安亭镇图书馆对“汽车书架”进行了分类,在采购“汽车维修”、“汽车设计”等专业类图书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趣味类汽车图书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图书馆针对驻地部队比较集中的状况,增加了不少军事图书。

  目前,本市所有街道(乡镇)图书馆都具备了开展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基本条件,闵行区江川街道图书馆、长宁区仙霞街道图书馆、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图书馆、徐汇区龙华街道图书馆还在文献采集、编目、读者信息、外借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计算机集成管理。

  以服务拓展社区图书馆功能

  据了解,目前,各街道(乡镇)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但达到《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行业服务标准》中规定的56个小时,而且基本实行365天全年无休天天开放。为了适应上班族、外来建设者、学生的需求,开放时间70小时以上的达12家。还有54家街道(乡镇)图书馆设有无障碍通道,许多图书馆还掌握社区内残疾居民的名单,定期开展送书上门服务。目前,各街道(乡镇)图书馆全部实行免证阅览。

  街道(乡镇)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书看报的地方,其功能也得到了不断拓展。各图书馆注重发掘和整合自身区域内的人文资源,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,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。浦东上钢新村街道是我国“两弹一星”功臣们集居地社区,社区图书馆以此为抓手开展读书活动,先后组织了社区各界人士参观“两弹一星”回顾展,并组建“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”在全市巡回和座谈。徐汇区龙华街道图书馆以龙华烈士陵园作为社区德育、教育基地,与革命烈士纪念馆合作开展了以“不忘革命历史、弘扬民族精神”为主题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。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在1996年成立了“晚晴读书会”,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各种读书活动,社区读书小组在仙霞新村街道23个居委会实现全覆盖,每年参加读书活动达万余人。

  以品牌打造地域文化建设名片

  在常规建设的基础上,不少街道(乡镇)图书馆还注重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,以“个性化”打造品牌图书馆,使之成为地域文化建设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
  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图书馆结合“青少年心灵驿站”的特色,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窗口,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公务员、教师、医生坐堂咨询,图书馆的心理辅导老师更是对特殊青少年开展个案跟踪辅导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图书馆组织力量对瑞金社区的历史名人、历史建筑、革命史迹进行走访,收集了100多位曾居住在本地区的历史名人的资料,并整理、加工、编印了《历史名人在瑞金》,免费分发到各居委,让居民了解过去、了解历史。还有嘉定区马陆镇图书馆的“马陆葡萄”,杨浦区五角场镇图书馆的“镇情文化教育”,南汇区大团镇图书馆的“大团水蜜桃”等都是围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,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形成了特色品牌。